
鏤空工藝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制表技藝。只有達到完美的狀態(tài),一個機芯才能鏤空雕琢,其余部件才能有序運轉。
鏤空工藝主要用于雕刻手表的機芯、表盤和指針,以顯示其獨特的機械美感。鏤空花紋設計完成后,能工巧匠會用細鉆鉆孔,然后放入小鋸進行鋸切。在制表術語中,這種鋸被稱為“boc fil”,可見其鋒利微小。雕刻大概需要幾十個小時,在去除鏤空部分的金屬時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,小心翼翼地在鏤空孔的美感和完美的行走時間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。之后對鏤空部分逐一進行表面處理,橋板切割面進行倒角拋光,側面進行緞面處理。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,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的,細致入微的洞察力和精湛的技藝必不可少,才能讓豐富層次的鏤空機芯結構在清晰通透的空間中展現(xiàn),而不影響其運轉。一只復雜的手表,鏤空需要120多個小時。正因為如此,手工鏤空時計在高級制表領域占據了獨一無二的地位。技藝精湛的寶璣制表師像變魔術一樣,創(chuàng)造出各種令人驚嘆、極為精準的時計,讓世人領略到這種頂級時尚。
寶璣Classique經典系列5395超薄陀飛輪中空腕表采用倒角精加工技術。
寶璣Classique經典系列5395超薄陀飛輪空心腕表
寶璣Classique經典系列5395超薄陀飛輪鏤空腕表
內在品質往往是作品真正不朽的奧秘。寶璣Classique經典系列5395超薄陀飛輪鏤空腕表作品無疑位列其中。置于其中的超薄寶璣581機芯,早在應用之初就已經實現(xiàn)了寶璣大膽開創(chuàng)的技術壯舉。精致的鏤空夾板和表橋,精細打磨的銳利內角,都是極致工藝的標志,展現(xiàn)了寶璣的制表技藝和鏤空機芯的精湛夾線技術,也有力見證了現(xiàn)代寶璣制表師的高超技術和才華。厚度僅為3毫米的18K金機芯上的鏤空設計可謂是一大突破,彰顯了寶璣制表師真正的技術精髓。此外,手工雕刻、雕刻和倒角的應用使其更加出眾。這款精致的單品在表殼外緣飾有硬幣,曲面玻璃鏡面讓機芯結構之美一覽無余。經典的藍鋼寶璣指針和焊接表耳,是寶璣百年風格的精髓,運用在腕表中,演繹了精致簡約的風格。
寶璣Classique經典復雜系列3355鉑金鏤空腕表
寶璣Classique經典復雜系列3355鉑金鏤空腕表
沿襲古老的鏤空工藝,經過數(shù)百小時的精雕細刻,將陀飛輪的復雜之美融入透明的金屬部件中。寶璣Classique復雜系列3355鉑金鏤空腕表搭載陀飛輪,手動上弦機芯手工雕刻,小秒針直接安裝在陀飛輪軸上,補償擺輪游絲搭載寶璣游絲,鍍銀k金表面配有表盤環(huán)和半月形秒針環(huán),手工雕刻。在鏤空部件上雕刻時,制表師必須盡力避免部件變形或彎曲。憑借精湛的技藝和對完美的追求,寶璣在時計的正反面采用了各種雕刻圖案,大大增加了加工的數(shù)量和難度,卻讓時計更加生動有趣。各部分有條不紊的運行,構建出一個錯綜復雜的機械世界。
寶璣Classique系列5335神秘陀飛輪腕表
寶璣Classique經典系列5335Messsidor陀飛輪腕表
寶璣Classique經典系列5335神秘陀飛輪腕表,利落的陀飛輪為腕表增添了獨特的沉穩(wěn)氣質。陀飛輪放在兩個透明藍寶石玻璃圓盤之間,就像懸在空中靜靜轉動的命運之輪。它的組成部分裝飾和安排和諧。其極具制表技藝的精致優(yōu)雅設計,以及特殊的弧形夾板和桿,使其呈現(xiàn)出意想不到的神秘視覺效果,展現(xiàn)出機芯建筑的結構美學。每一個手表部件的尖銳內角都經過手工倒角和精細打磨,呈現(xiàn)出整齊的線條和光影效果,僅這一個過程就需要數(shù)百個小時。